单独背单词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涉及到时语言,无论是我们的母语中文还是全民必考的英文,单独背诵词汇都不是很科学的方式。我们把难点当作了重点,词汇确实是语言的第一道障碍,如果没有基础词汇量的积累,再简单的句子也不明白什么意思。重视词汇量,特殊语法规则是应试教育下自然产生的东西。
考试有大纲,有历年真题,还有教师的经验总结,知道容易考哪些知识,为了得到高分,势必加强相应的训练。假如高考英语听力占60分,很快重心就会转移。目前的英语考试,重心在写作,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重视语言书面能力的考察。这也是不得已的事,综合考察听说读写,负担会更重。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备,才选择当下这种英语考察方式。
考试要求下的应对方式
中国人是非常善于考试的,相应的词汇书就是针对考试而生,背单词成为默认的快捷方式。如果应对考试,这种方法不能说无效,如果以此来真正提升语言能力,绝对是错误的典范。人的记忆遵循遗忘规律,间隔重复和多样化化测试,是很好的巩固手段,尤其是后者,多样化测试、多样化练习就是从不同角度测试检验掌握程度。
考试的题型就是对综合知识的测验,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检测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更接近语言交流本质的测验方式。学习的方式除了翻阅教科书、分析语法、背诵单词外,还有很多高效且不枯燥的类型。雅思、托福口语与听力,一直是中国考生的短板,很多人可以阅读英文报刊,论文,却不能流畅口语沟通、撰写很自然的英文文章和学术报告。
真实外语能力考察的要素
从应用交流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熟练掌握常用的规则,常用的词汇,而不是奇特的例外的语法和单词。英语虽然有20亿词汇总量,他们的成年母语人士掌握的只在-之间。我们中文同样有很多的生字,康熙字典收录的字个,我们的简体字库只有个。常用汉字,就可以满足日常交流了。
虽然我国英语教育普及很多年了,真正培养出的应用人才和总体人数,不成比例。很多大学生拿到4级证书,照样无法交流,也无法读懂原文。我们的4级考试大纲不过词汇,关键这里面还有很多是不常用的词汇。要熟练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至少要掌握其中95%的单词。像《经济学人》《时代周刊》它们的常用的词汇在1.我们所学的,远远不够。
《卫报》统计最常用的单词,覆盖了84%的英文材料,最常用单词,覆盖了88.6%的英文文章。以我们四级水平标准,无法达到正常的报纸阅读理解。最简单常用的2词汇,可以满足日常交流,只有到10,才能更精准和优美。
熟练掌握高品词汇才有意义
让人气馁的是,我们6级考试大纲要求不过词,除去不怎么常用的,剩下最常用词汇,掌握得也不牢固!翻开任何一本词汇书,不是字典,最简单的词汇,所列出的解释基本不超过10个,所列的例句,总数也不会超过10条,更多的压根没有例句。只有一个考试中最常用和最容易考的意思。
实际应用不是考试,最常用的词汇,有无数种组合方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下,意思都有差别。最常用单词只有非常熟悉多种含义才有意义,而不是只记住个基本意思。其他的词义不在教科书上,在新闻报道中,在真实谈话中,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在电视剧和电影里。
我们学中文,提升语文能力绝不是单独记忆生字词,而是是文章中,在作文选中,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基础交流单位是句子,不是单词!多角度在不同场景、语境中学习常用词汇,常用搭配和表达才是应用式学习。
如果特别喜欢背单词,建议背名词,因为它很固定。英语母语8岁儿童就是10词汇量,绝大多数是在名词上超越了我们,很日常的名词,他们很常用,我们不怎么考。名词可以这样增加,仍然推荐在文章中,访谈中学习。
单词应在阅读中重复,在句子中深化
阅读是对词汇的随机重复,在一本小说中会很多次出现,并且都有意义不枯燥,更灵活。母语人士也是通过阅读来增长词汇,语言学家克拉申、乔姆斯基都推荐阅读。今年我们全国教育会议,也是提出把读书活动当作重点来抓。阅读更是对词汇、语法、表达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分级阅读都是以文章为载体,循序渐进。
抛弃掉机械背单词,单词打卡这种看似努力,实际作用有限的学习方式吧,为了分数而学,你可以得到高分,为了知识而学,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语言的本质是交流应用,回归初心,方能无悔。
#我们一起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