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只能考研吗这些路径照样上岸

读研只有考研一种路径吗?当然不是,目前的升学渠道日趋多元,刚刚考完的同学和正在备战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不同的读研路径,做好多重准备。

主持人介绍

任蕾: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辑

王云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嘉宾介绍

张宝玲: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

任蕾: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大概有了预估,自我感觉考的还不错的同学现在该干什么呢?

张宝玲:初试考得好只是成功了一半,因为后面还有复试环节,很多高校的初试成绩占到60%、70%,所以复试的整体分数大概要占到30%、40%。如果感觉自己考的比较好,可以抓紧时间按照复试的节奏准备起来。

任蕾:如果感觉自己初试成绩不理想,还有哪些多元路径可以选择?

张宝玲:如果真的没考好,那今年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读研的希望就不大了,只能换赛道或二战。

考研二战

任蕾:两位老师是怎么看待二战的呢?

王云海:我一直支持以终为始的观点,就是要问一问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做学术,那肯定需要考研,甚至未来还要考博,所以必须要二战,如果是为了就业,但本科专业在目前就业环境下还可以,那么不一定要考研。

无论是考到硕士还是博士,最终还是为了未来几十年的职场生活,如果觉得考研能提高就业竞争力,那么就去考,但现在出现的逆向考研现象,可能最终还不如本科的就业竞争力,需要谨慎考虑。

张宝玲:对于在大一大二就向我咨询的学生,如果他一定要读研究生,我会了解清楚他的基本情况,包括喜好、对未来就业的想法、家里的资源等,给他制定一个详尽的、比较高的目标,如果他觉得可以,就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努力。同时,我也会让他一定要有备选,要么在国内有一个申请审核制保底,要么选择一些有申请审核制的香港地区的学校,或者国内一些无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好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甚至做出国留学的备选。这样既有书读又不用二战。

就算二战能上岸,用4年时间才能拿到硕士学位,而对很多学生来讲再加一两年都能博士毕业了。所以,我一般不支持二战,主要是时间成本高。

申请审核制研究生

任蕾:张老师,您能不能把刚才提到的这几个多元路径展开说一下,比如申请审核制。

张宝玲:考研是把努力集中在半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但是申请审核制比较看重学生在学习期间全过程的努力。

申请的学校一般会需要以下几类材料:

(1)本科学校和专业,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招生简章中要求是软科排名前或双一流大学的学校和专业。

(2)绩点,均分75-80分、80-85分、85分及以上是三个不同的区间。

(3)外语成绩,雅思成绩可能是6.5,单科不低于6,托福成绩要求不是很高,有的专业可能只要85分以上或90分以上。

(4)一份英文自我陈述,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原因。

(5)两封教授的推荐信。

如果你的本科学校比较好,并且在大学期间做了和申请专业比较相关的项目,或有竞赛成绩,能够表达出你有非常强的科研能力,那么申请还是很容易通过的。

这个时间节点已经有很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开始进行申请审核制的申报了,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申报入口就是学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