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分89,雅思75,985学霸拒掉NU

本文由夜航星留学M学姐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洗稿、禁止抄袭以及搬运至其他平台

学姐背景本科大学:末流专业:计算机成绩:89(专排前5%)

雅思:7.5

其他:省级奖项若干,一段二线互联网实习经历

录取学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科技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数据科学

01留学的初衷

我最初选择留学有三大原因:大一大二时成绩处在保研边缘,不确定是否能保研;自己英语比较好,且对学习英语有兴趣,认为英语很重要;加之我们学校的可以重修刷分,感觉对留学的同学很友好。于是我尝试着了解了一下留学这条路。

因为我想以后回国大概率会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但是互联网行业的红利这两年已经走过巅峰逐渐回落(我认为),所以相比国内三年学制的硕士,我更倾向一年或者两年的学制,这样可以早一点进入社会工作。同时我从小就比较向往国外大学的氛围,也想看看更多元的世界,于是选择了出国这条路。

我的家庭是很普通的家庭,并不算富裕,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倾向去香港和欧陆这些留学成本较低、总体性价比高的地方,英美直接没有考虑。

我在大二下学期正式决定了要出国留学,所以在那时就开始有意多去结交一些留学的同校师兄师姐。大三刚开学时签了中介,大三上学期几乎所有精力都用来考雅思,大三下学期报名重修,同时进入某互联网公司实习,期末时脱产复习刷分。

贯穿整个大三阶段的是我花了大量时间在互联网搜集信息、不断向学长学姐提问、和中介老师反复修改我的选校。大四开学时陆续递交申请。

最终也收获了自己满意的offer,拿到新国立,港科和EPFL的录取,最终决定去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02找中介还是DIY?

关于找中介还是DIY,这个问题被反复的问到过,我个人认为,如果自己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很强,可以考虑DIY,如果申请的地区比较多可以尝试半DIY,如果申请北美地区,建议找中介。

我是港新欧陆混申,为了尽可能填平信息差,我还是选择了签中介。总结中介为我做的事就是:选校时给出建议、撰写文书、递交网申、在各个时间节点提醒你、最后在我办理签证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帮助。

中介的差别其实就在于服务的质量,我个人会比较推荐夜航星留学这种模式,就是有留学背景的学长学姐来指导申请,不管是在选校还是文书上,能够给到很大的帮助。不像我接触的一些中介,选校偏保守,文书纯翻译,就感觉花上万块钱一点也不值。

03我的申请经历

因为我自己决定留学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很早就对我的申请季做了规划,并且一步步执行,最后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语言越早考越好。我四六级都是分左右,所以自学没有报班。做完了剑雅5-15真题和若干本九分达人听力阅读,在网上找老师给自己批改作文。就这样全力复习三个月后考出了雅思7.5分。这个时候是大三的上学期。

然后我开始考虑要不要申请GRE,欧陆有部分学校需要GRE、新加坡有部分项目不需要GRE有部分需要、香港不需要GRE。但是考虑到我这个时候没有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我权衡了一下选择了找一份实习,没有考GRE。最后申请的都是不需要GRE的项目。

大三下学期我认真对照着学分和成绩计算我的均分,选择了几门容易复习的、学分权重高但是成绩低于当时均分的科目进行重修。但我还是觉得我的重修有些晚,建议有机会的同学可以早一些展开重修,比如大二就可以开始,这样多一些拉高均分的机会。

正式申请之前一定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摸清申请的流程和不同地区之间申请时间线的差异。因为香港的申请是越早越好的rolling录取制度,但是欧陆、新加坡的申请是分批录取而且结果都出的很晚,所以就注定我的港校会先出结果,然后再有欧陆、新加坡的录取结果。

于是我选择了几个留位费相对较低,同时课程和生源质量都比较好的香港项目提交了申请。最后拿到offer后交了其中一个项目的留位费,然后等待欧陆的录取结果。

举个例子,我在21年10月底就拿到了港科的录取,这个项目我比较喜欢同时留位费我可以接受,于是我交了留位费占位。22年3月我才拿到EPFL的录取,EPFL是我最想去的学校,所以我接受了EPFL的offer,放弃了港科,但是留位费是拿不回来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好。

申请递交出去后就是等结果了,这个时候可以多和申请track类似的同学交流,互通有无,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