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传媒硕士毕业后,我留在当地找工作,光

白癜风的偏方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texiaoliaoxiao/yaowuzhiliao/9730.html

毕业后在英国求职,想拿到offer确实难!

小姐姐出国前就读于新疆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年10月,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全球媒体管理专业攻读为期一年的硕士课程。年1月接受采访时已取得一等硕士学位,正在英国求职。

注:本文与上期文章为采访稿之姊妹篇

文字整理:Lynn/图片来源:网络

THISISU.K.怎样快速适应留英生活

我的经验是,一定多交朋友。

英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冬天天也不亮,还不停地下雨,很影响人的心情,一个人在这真的很容易抑郁。

如果你身边有一两个朋友,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能互相帮帮忙。我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她们是广东人,和我是同专业学生,我们现在住在一起,互帮互助。由于我当时去得晚,对很多事也不太了解,她们就教我怎么做,比如怎么办银行卡之类的,我搬家也是她们帮我。

所以我认为,我能够快速适应留学生活,主要还是因为身边有朋友的帮助。

我出境时,雅思总分是6.5,小分是6,有一个单项是7.5,我比较擅长口语和听力。所以到英国以后,我听课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完全能听懂。不过我身边大部分同学是有一些问题的。有些老师不是英国本地的,有西班牙的,印度尼西亚的,印度的...他们说话会带一些口音,大家就会有点听不懂。很多同学上课时会打开录音软件,把老师讲的话录下来,软件会同步翻译,这样听课会容易些。

THISISU.K.

课余生活怎么安排

我比较喜欢读书。一般每堂课之前,我们老师会给1-2篇必读的论文,4-5篇选读论文,所以一节课可能有5-6篇论文需要读。我一般会提前自学,真的会很认真地读这些论文,做一些笔记,然后去上课。

平时我一般上的都是早课,下课回去也蛮早,我就去超市采购,买点菜回家做饭。英国其实也不大,周末我会坐火车去周边城市,其实很方便,2小时就能到伦敦,我把英国南部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转完了。

遇到大假期的时候,虽说放假了,但还得写作业,读书。所以我可能会腾出一到两周的时间,一定要先完成论文,其他时间就一直在旅游,去别的国家玩。比如法国、西班牙、丹麦、捷克、匈牙利...其实这些欧洲国家都不大,也离得很近。

THISISU.K.

我在英国的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我主要是自己做饭,偶尔会跟朋友出去吃饭,出去吃就比较贵,在南普平均每人花20-30磅左右。

伦敦的物价水平非常高(其实我认为英国物价就分伦敦和其他城市),南普和曼彻差不多。一般来说,在英超买菜买肉价格不算贵,还比较合理,但我喜欢吃辣的,有时会去中超消费一下,毕竟在英国,中国商品属于进口商品,价格是很贵的,我一周大概花50磅左右。

住宿方面,我上学的时候住的是一个studio,一周只要英镑。不包水电费,暖气费是含在里面的。英国对学生很包容,有很多税都不用交。但我目前已经毕业了,没有学生身份了。

现在我搬到了曼城,租的是社会公寓,一个月房租是磅,跟我广州的朋友合租(南普也这个价,伦敦更贵,起码得0-磅左右)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自己交水电费,一般都在磅以上。

各种税也很多。我之前没打开过邮箱,都没注意到,那天收到账单,简直可怕。我们是9月7号搬进来的,到12月7号,要一共要交磅的税。所以毕业之后经济压力蛮大的。为了省钱,我们暖气都没开,如果开了至少又得三四百磅,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个月得花两千多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学生身份还是非常美好的。

至于出行方面,平时我要经常在南普跟温彻之间往返,每次交通费大概在3-4磅吧。我建议大家来英国后可以买张年卡,学生可以使用railcar,用它买火车票有很大的折扣。因为我们学校离市中心远,都是坐公交,用UI,也可以下载它的APP买季卡,也很便宜。

你要是很节省的话,其实真能省下来,花不了多少钱,但留学生一般都不太能省一开始都说要替爸妈分担,一定要在家做饭,后面就烦了,就叛逆,天天出去吃喝,花的钱就多了。再加上住宿、旅游,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月可能要花2万,少的时候也有1万了。有些同学一个月能花三四万,这就完全取决于个人了。

THISISU.K.

疫情下的留学

我们只有一门课是线上课,其他都是线下。不过那节线上课本身就是线上的,是因为人多,一百多,倒不是因为疫情。

我是年来的,那时候还有一点疫情的余波。当时英国本地人还有人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还有一些特定场所规定,进出必须戴口罩。我还经常收到短信,催我赶紧打疫苗。我受到的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刚来的时候隔离了十天,别的没什么。

我当时到英国前,没有在国内打过疫苗,三针都在英国打的,辉瑞的。现在英国除了一些中国留学生,已经没人再戴口罩了。

我们这一届留学生,第一学期大家还是挺紧张的,第二学期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把口罩都扔了,那时候大家能阳的都阳过了,就放开了。我们后期也没人再戴口罩了。如果突然有一天,路上戴口罩的人变多了,那就是新一批留学生到了。

THISISU.K.

在英国找工作

在参加完毕业典礼之后,我开始考虑是否回国。最后下定决心留下来,毕竟好不容易来趟英国,我想再多待一阵,于是我就开始工作。

我们学传媒的,其实对文字和语言功底要求很高,所以我没有找传媒相关的工作,因为要和一群nativespeaker竞争,我觉得自己没有太大优势。我选择了一些没有专业限制的一些工作和公司。

我目前已经投了几份工作,也收到了几份面试邀请,这周去参加了两场面试,正在等结果。在英国找工作很难,我找的这几份工作,面试最少有四轮,最多有七轮面试。跟找工作比起来,我觉得读书考雅思都不是事儿了,找工作才是重头戏,非常非常艰难。

关于求职,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有些公司是递交了求职信和简历之后,会立刻给你发网络测试的链接;有些公司可能会筛选完简历再给你发这个链接,你要参加这个网络测试,过了之后可能还要参加一个videointerview。有些是录视频,有些要跟面试官用teams或skype这类软件一对一面试。这些都过了之后,你才会进入AssessmentCenter面试。

面试有一对一,一对多,还有presentation。他们会给你一个方案或问题,让你做出解决方案,你得做一些调研。还有小组面试,一个小组4-5个人左右,给你们小组一个课题去解决,面试官会在其他地方观察你们解决问题的整个流程,在此过程中评估你在团队合作中是否出色,擅长什么。

如果你投的是客户服务这类岗位,面试官甚至会扮演一个非常难缠难搞的客户,然后你得做应急处理,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全都通过了之后,他们还会再筛选一波,然后才给你发offer。

我想工作几年后再继续读博,不想一头扎进学校里不出来。一方面,申请博士如果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可能会更好;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想一直靠妈妈接济。

我同学有的在继续读博,有的上二硕,还有的回国后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已经有顺利入职的。大家基本上都集中在传媒公司、游戏公司,也有的进入了大公司的宣发部、媒体部。我跟我的老师也交流过未来就业的情况,相对来说,我们专业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当然,这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学术背景,南安普顿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会是我们的一块敲门砖。

THISISU.K.

留学给你带来了什么

留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比从前独立了。我在乌鲁木齐长大,从没离开过家,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几乎不住学校,能回家就回家,留学让我独立成长了,锻炼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留学让我学会了criticalthinking,即批判性思维,这是英国学校一直在强调的,教授我们一定要抱有批判性思维,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生所缺少的。

当我深刻了解到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并将它运用到我平时的作业和生活当中之后,有了种不一样的感受。以前老师教给我什么就是什么,来了英国之后,我学会了自己思考。老师教给我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对的?为什么要评估这是对的?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这是一种特别棒的收获。

我们中国学生习惯于别人告诉你要怎么样,我们就怎么做,太听话太乖了,我们的老师不允许我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不允许你质疑。国内有一些理论,其实已经很老了,老师还在用。我们就问老师这个适用吗?老师说你别问,你学就行了,考试还想不想考好了?

来到英国,有一次我在写一篇论文时,用到一个研究者的论点,那是一篇八零年代发表的文章,作者是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个人。我认为绝对没有问题,毕竟在国内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但当时英国老师就给我一条评语:作者的确为我们整个学科做出过贡献,这也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但你认为它仍然适用于我们眼下这个社会吗?我认为它已经过时了。

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我就觉得中英教育真的完全不一样,老师的理念也不一样。英国老师很重视学生看待某件事情的真实的出发点和角度。而我们国内就是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考过就行了。

还有,英国教的内容非常与时俱进,我们现在学的这些课题,跟两三年前的学生学的是不一样的,下一届的学生跟我们学的课题可能也是不一样的,课程一直在更新,并不会十几年来就用这一套课程,绝非如此。

如果时间倒回,让你重新选择一次,我会更早一点,本科就出国。

THISISU.K.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如果大家选择来英国读研,那么来之前就考虑好这一年要干什么,这一年结束了你要干什么。不要用这一年的时间来思考,一年时间其实很短,过得非常快,可能不够用。

比如我,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决定在英国求职,这个决定太晚了。我们班有个同学,一来英国就想好未来要留下来找工作,就做好了准备。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她已经去一些公司参加了面试,在我们毕业前就已拿到了offer,开始工作了。

所以,提前规划特别重要。无论将来要回国还是留英,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当然,变数肯定是有的,但你有了一定的准备,就能更从容地应对变数。

还有,不要太沉迷于玩乐。初到英国,很多同学觉得新奇,四处玩耍,旅游,想感受不同的人文文化,开开眼界,体验生活,这些确实也很重要,但前提是,要先把专业课学好。要合理规划和平衡你的时间。

我没有什么APP推荐,学语言好像有很多APP,但我认为想拿到好的分数,最主要的还是学术写作。我们有一门选修课,会教你学术写作的知识内容,我们老师给我推荐了两本书和一个网站。

这两本书都是关于学术写作的指南:《Howtouseyourreadinginyouressay》,《AcademicWriting》。一般每写一篇essay,就要读非常多的学术论文,要把它作为文献资料,运用到论文里,这就取决于你以后要怎么用这篇学术论文,怎么有效地去论证你的观点。这方面的指导我认为是非常有用。

网站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叫AcademicPhrasebank。在学术写作的时候,在一些情景下该怎么写这个句子,上面有很多例句可以参考。

这两本书和一个网站在我整个硕士学习生涯中,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写论文也主要靠它们去完成的,我能拿到一等学位,它们帮了我不少忙,强烈推荐给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