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特别是高中生,每天起早贪黑。精力和心思都要放在学习上,每天有大量的功课需要自己去完成,一些高中生已经厌倦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支撑他们一直学习的动力就是:想到考上大学就好了。家长和老师在平时鼓励孩子让孩子们积极奋斗的时候,也会说上大学就轻松了,现在累点以后就能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
特别是高中班主任,在他们翘课不听话的时候,班主任就会说,上大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很快就高考了,忍一忍就过去了。
高中学子压力也大,家长也都打压着,他们也在老师的压迫下,日子过得很煎熬。但是他们和孩子说考上大学就好了,就是想让孩子们现在先好好学习。
他们用善意的谎言给高考学子一颗定心丸,想让他们把这段儿难熬的过程顺利的度过,安心参加高考。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参加完高考以后走入高等学府,心态也都崩溃了。
他们对大学过于期待,到了学校落差太大,让自己的内心受不了。我听我一个大学室友和我说,他的弟弟通过高考考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她听到以后特别很开心,还给弟弟买了礼物,爸爸妈妈都开心的不得了。
等他弟弟步入大学以后,没过多长时间,却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认为学校有很大的落差感,和自己心里想的不一样,差距太大了,到最后只能退学。家里也给他开导,也没有什么用,我听了以后也感到无比惋惜。
现在随着高考的到来,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考上大学学习到崩溃的视频,也看到了一个清华在读大学生的访谈视频。他在视频里讲述自己清华在读的经历,看完分享的这个视频以后,我也想给高考学子分享一下。
差距很难改变!
他说他上大学以后有一个落差感,在高中的时候他一直是名列前茅,他上大学也依旧和高中那样努力,但是和他的那个差距不是努力就能弥补上的。以前在高中时候什么都是最好的,到了大学拥有这样的成绩,这样的落差感,让他心里也遭到打击。
这位学霸还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就是他高中的时候,只是知道雅思托福是什么东西。自己那会儿就觉得想考上一个大学,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认为那些雅思托福现在我都不用去管。但是上了大学经过了解,才知道一个同级的女生在高二的时候就考雅思,考了7.5。
要考到这种水平,要报各种英语培训班。7.5已经可以申请各个国家本科硕士课程了,英语可以说是非常流利,基本没有错误。我作为一个医科大毕业的医学生,也没有想过要考雅思托福。
也就是我大学毕业还不如一个高中生,有些差距就是改变不了的,就得接受。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其他人的环境都不一样,像我们这寒门子弟,只能通过后期自己努力,多去了解,一点一点去改变。
考上大学后,学生的心态出现落差感。
一位网友就说到一代人的努力都无法超越别人几百天的努力,这很正常出现落差感也是一定的。
也有人说差距从小就拉开了,一些孩子生活在农村,他们所处在封闭的环境,每天在小树林山沟里玩,太吃亏了。像那些大城市的孩子,生下来就感受数字化的时代,这些差距是无法跨越的。
但是努力也会让差距减少,不努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我们能缩短差距。我们现在和别人有落差感,但是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就不要把这个落差感再留给下一代。
如何应对落差感?
1、承认差距
大学的世界更大了,不再像高中初中那样,家里都是一个地区,只比学习成绩。如果进入一个名校,对于那些山沟沟里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牛人特别多,自己再也不是班上的焦点。
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没办法和他们平起平坐,只能通过自身努力。
2、持续努力下去
既然我们能考上名校,就代表我们能行,我们有实力。我们要对从前学习成果有一种肯定,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未来的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努力,让我们学习,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小编寄语:
家庭好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家庭。我们要有一个奋斗的勇气,我们可以用一生去奋斗反击。因为我们是普通家庭,我们就要为下一代努力争取改变下一代的原生家庭。
缩短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努力学习,把自己的大学时间利用好,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自己每天过得有意义、充实,为下一代的江山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