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英美文学研究生专业
北大应用文理学院教师
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系教师
新东方国际教育教师管理部高级经理
20年教龄,CELTAPassB优秀学员
我是谁
从到这三年时间里,我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读英美文学的研究生专业,同时也在北大应用文理学院讲了三年班课,给一群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学生讲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课。语言专业的学习有一个很有意思之处:但凡是使用了这种语言载体,生活和学术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成为了解研究的对象。当时我教过的课程里,既有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基础写作、高级写作这样的常规课程,也有英美文化概况、新闻通讯泛读、电影赏析精听和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周边课程。毕业之后,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年,给一群攻读各种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讲“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学生们来自中科院体系内各式各样的研究院系所,例如昆明植物所、西藏高原所、计算机所、声学所等等,他们背景各异,之所以来到同一个课堂,是因为就像大学生想要毕业必须通过英语四级一样,这些未来的硕士博士们也必须通过一个“学位英语考试”才能顺利毕业。
五年大学授课生涯之后,我来到新东方,成了专攻雅思这项出国考试中的班课教师;今年的七月一日是我入职满十二周年的日子,这意味着在雅思培训业内我已迈入了第十三个年头。这么粗浅看来,即使不算上大学岁月里的家教经历,我也有差不多20年的英语相关教学经验了。
LIFEISLIKE
AJOURNEY▲
之所以要做以上的背景介绍,是因为我可能不是一个典型的Celta目标学员。这个课程(至少根据官方正版介绍)更为对标的学员群体,是具有较少或完全没有教学经验、但未来希望成为教成人学生学习英语的准教师,这一点从Celta的全称,CambridgeCertificate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toAdults,就能看得出来。对于这个课程,其实已经耳闻很久了,毕竟这是新东方内部各大教师发展平台和公号会定期发布各种相关介绍和报考信息的主推内容之一;不过于我个人而言,却是在年初才真正开启了这趟学习之旅、以第一手经验感受它。其实我也很多遍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Whynow?同时也曾设想过培训师是否会好奇于这一点。果不其然,在第一天的破冰活动里,就被得知了“二十年教学经验”这个信息的Tutor提问:WhydoyouwanttodoitNOW?
这毫无疑问是个好问题,答案可以有很多层,其实在完成所有学习并取得了证书之后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有想周全。但若是一定要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最先跳进脑海中的,大约是这样几点吧:好奇心,新输入,换位思考,终身学习。
Zoom上课片段
好奇心
很庆幸自己在当了20年的老师之后,还能对教学这件事保持足够多的健康的好奇心。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基本都上的是大班课、同时又被传统大班课教学工作塑造了很多年的语言学习者,我其实始终认为(直到现在也还部分这么认为):面对即将成年或已经成年的、比较有自律的学生群体来说,最高效的知识传递方式就应该是ateacher-centeredclass——由老师主导课堂,用正确的知识精准地轰炸听众;同时补充足够的课外学习材料和讲清楚学习使用这些材料的方式方法,剩下的交给学生本人和时间。这样的备课对于老师打磨自己课程的时间精力投入以及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因为要了解海量的知识、提炼其特点,以induction的方式构建成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涵盖性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这些特点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只要总结正确并讲解清晰,确实教会了学生理解这个体系的why/what/how,学生理论上来说就能在课后按照这样普适性的方法完成更多类似题目的解答。毕竟最终上考场的是他们,教会他们解题思路也许比教会他们解答某道具体题目更有意义。可能这样的密集传递知识和方法论的授课方式会被诟病为“填鸭式”教学,但新东方大班时代的名师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这样一种授课方式并留下许多辉煌的传说,显然就不是某一个人的偏好,而是反映了那个时代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抉择。
但是这些年来,每每教研的时候都有老师提出班课的课后跟盯难度、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的不易坚持等等问题,也着实意味着值得我们去思考教学形式的必要改变和调整。从我记忆中的学生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太久,现在的孩子(或者至少是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恐怕从小到大都是一路上着小班课成长的,他们更习惯的可能确是包含更多参与感(learner-centered)、有更多互动模式(teacher-studentsinteractionpeerinteraction)、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动脑(guideddiscovery)的学习方式:恰好是Celta模式所能提供的、弥补班课模式缺憾的那些方面。既然“变化”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最终能帮助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方式,就都应该是好的方法吧。无论是在大班课的黄金年代里、老师一人为中心,还是在更注重个性化定制化的小班课乃至一对一的新环境里、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皆是如此。
胡静老师和女儿
新输入
我在部门做师训的这许多年里,曾听到过许多老师(备课才三个月的新手和授课已有三年的老手皆而有之)说“感觉自己的教学和备课遇到了瓶颈”,每每听到总是感觉这话里透出一股真诚可爱的“殊不知”。此处的“不知”应当翻译为innocence而非ignorance,没有任何贬义,大约就是成年人看到一个孩子因为今天还穿不了妈妈的高跟鞋而十分苦恼时所由衷发出的那种会心一笑。成为专家的必经之路,“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不妨来做这样一个粗浅计算,如果每天坚持备课10小时,每个月按三十天来算,三个月后就是小时的时间付出,距离成熟巅峰真心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每个月都上小时课,连续不停地上课三年,此时获得的是小时的授课经验,似乎也还有小半路程才能真的趋于炉火纯青的化境。
当然,我也有过“新人三个月”和“授课已三年”的时刻,其实明白在每一个备课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不同瓶颈:对于新人来说,也许是不知道修改方向的迷茫;对于成熟教师来说,也许是风格和授课思路已经日趋固化、缺少新的调整灵感。而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每一个打磨课程的老师都需要一手精研现有内容、不断精修,另一手通过新的反馈和信息收入来保持与时俱进、始终跟上变化中的学生需求。有的时候,后者也能给前者提供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有时候想要修改课程内容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候获得新突破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自己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开始备一种新的课程。
在我参加的这一期Celta教学对象人群中,除了中国学生之外,还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乍得等等的国际友人。他们与以往的任何学生群体相比,有着两个显著的不同:第一,有的学生可能全程只出现一次,每节课的班里学生都在变化,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在督促备课教师始终不断思考如何在保留一定课程连续性的同时也照顾到每节课的独立需求和收获感;第二,之前即使是在教另一门语言,由于老师和同学都有着共同的母语背景,对很多事情有着相同或相通的知识储备,解释很多概念和知识的时候会便利许多,因为始终知道还有终极的大招:用英语无法解释清楚或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可以随时切换回母语来阐述。然而面对历史文化语言背景都各不相同的internationalopenclass,这个选择完全消失于无形,也就迫使老师一定要在课前准备中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和应对方法,以求能够清楚讲解、达成教学目标。所有这些,都是新鲜的输入,对于Celta之后其它的备课动作也有可平移运用之处。
换位思考
Celta课程的总体学习包括几个大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