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活怎么找工作给你一些建议

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每次找我聊的朋友,最头疼的一件事儿还是不知道将来自己能做什么。没有长期在加拿大生活的经历,国内习惯了早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两眼一抹黑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换成是我,心里也发毛。

偶尔有那么一个亲戚朋友生活在加拿大,想问问他们意见,结果每个人说的都还不一样。有的人说来了只能打零工,有的说来了只能从底层做起,还有的说没有什么可怕,找到途径和人脉一样可以赚钱。搞得我们一头雾水。七老师在多伦多生活这么多年,多少有一些所感,今天推荐几个方法,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但如果能对你的思路能有所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我认为赚钱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专业技能型信息差别型体力劳动型

每种方式在多伦多这边我觉得不分贵贱,甚至有时候第三种类型比第一种赚得还要多。你就比如加拿大的农民、清洁工、地铁售票员,虽说不上工资待遇有多高,起码福利是我们旁人羡煞不已的。先说第一种专业人才型如何发展为妙?

何为专业技术型人才,我个人理解是指那些通过自己多年专业学习,在某一领域掌握专业技术和门槛,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申请人情况,会计、律师、医生、教师、金融从业人员、计算机开发、各类工程师等等。这一类的你们,在中国往往拥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移民以后的第一诉求往往都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说实话,如果能在加拿大继续从事专业技能型的工作,收入必然不菲。但是由于中加两国国情制度不同,很多专业技能产生了天然的门槛。

以上几个情况我们分别分析一下:

1会计类我们暂且把普通出纳、会计、税务等等都归纳在这里。其实这一类人员如果真的可以在加拿大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必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加拿大的国情的差异有导致的现象。每年加拿大人都要自主申报个人所得,然后由CRA在进行收集统计。CRA根据每个人和家庭收入的不同,采取多交税或者退税的办法来保证一个社会收入的大体平衡。比如,单身加拿大人与有孩子的家庭相比,能够从CRA拿回的退税就会少很多。年收入较少的加拿大人肯定会比富人获得更多的生活补贴。但是问题来了,每年如此繁琐的个人、公司报税活动,着实难为了那些数学不好的老外。所以你会发现,从事这一行当的大部分都是亚裔面孔。公司里的财务也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我们数学优势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有一点,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在这边肯定是无法使用的。考一个北美CPA或者加拿大的CGA就成为了进入行业的门槛。所以,移民成功并不是一个重点,反而是起点。一生一世,总归不能早早进入老年生活,抓紧考一个CPA,才能得到体面的生活不是。2律师法务类这一类的申请人天然都有一种小傲娇在。毕竟在中国能够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得有一种气场在。但现实情况是,本身律师做海外移民申请就不易。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巨大差异,导致你在中国学的那些知识在这边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您如果有一定的毅力,在移民成功以后能考取加拿大律师牌照,也算是拿到了一个铁饭碗。对于那些在大陆读取本科课程的律师来说,一般到了加拿大想要继续做律师,需要完成NCA要求的LLM的课程,并且获得NCA的认证。然后完成加拿大的司法考试,完成实习,最后取得资格。如果顺利全过程大概需要二年的时间。加拿大目前接受的LLM课程学校有多大、约克大和UBC,入学门槛比较高,需要雅思A类7.5分。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律师行业每天都要用英文打交道。如果您说,考加拿大律师牌照太漫长,您也可以考取一个律师助理Paralegal的牌照,作用也不小。这个牌照可以从事买卖房屋、汽车告票、小额法庭等等,收入也还算可观。然后骑驴找马,再慢慢在学校考取律师牌照即可。

3医生类要说移民对哪一类人最不公平,就是医生了。那些移民过来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哪怕是护士,想要在加拿大从事老本行,真的很难。我和我的家庭医生有聊起过这个话题,他也认为之所以在加拿大当医生如此之难,都是医生行业协会做鬼导致。为了维持医生群的体量、质量和收入水平,加拿大每年医学毕业生就不多,而且还不认可中国的医学教育。拿家庭医生举例,本地学生高中就要名列前茅,本科阶段也要数一数二,上了医学院以后还要面对较高淘汰率,最后还要通过住院实习、考试才能拿到医师资格证,想要成为专科医生还要继续深造和学习。如果大陆医生过来重新走一次这个流程,可以用扒层皮来形容。不过!看到这么难,你一定以为很难有中文医生会有成果,但事实上,在多伦多华人区,说中文或者从大陆来的医生并不少。我们问他们如何达到的人生巅峰,他们不约而同地说:靠毅力!这里有二类人会有些例外,举例要额外说明。一个是中医,一个是护士。大陆过来的中医往往会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换取加拿大中医资格证也会容易许多。毕竟老外真不懂中医这一套理论啊。经常有多伦多中医馆老板找到我希望推荐一些有能力的中医大夫,因为这边市场需求量大,而专业人才又少。其次是护士人员。在加拿大如果想要当一名护士,会比当医生容易较多,因为加拿大护士分为三个等级:见习护士、注册护士和职业护士。如果能够完成一个二年大专护士课程的你,基本成为一个初级护士也是较容易的。还有一些药学专业、牙科或者康复的大专课程也推荐给国内医生来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名内科医生,但是曲线救国读一些其他医疗类的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收入也非常不错。4金融银行类这一类的高知人群适应能力往往是最强的,从业范围也会比较广。比如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支付系统公司、贷款公司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二点需要注意,无论是从事银行金融专员、还是保险贷款专员,加拿大都是有行业准入门槛和要牌照的,中国的资格证不可使用。也就是说,当您移民成功以后,需要花费一些精力和毅力来考取加拿大证书。另外一点就是推荐制度。比如像加拿大五大银行,他们更习惯于内部员工推荐的方式招聘新人。这点和中国差别不大。所以来了以后广交朋友,多多认识新人,对你的职业发展必有益处。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朋友的故事,他是我房屋的贷款专员,曾经是TD银行非常资深的理财顾问。我问他要想进TD银行是不是万人挤独木桥。她笑话我说并不是。而且银行就是一座围城,进来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你看到做前台的Teller,做小屋子里的理财经理,其实收入都不高,而且压力较大。后来她辞掉了TD的公司,自己独自成立了房屋贷款公司,再见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说自己公司并不会到发财的地步,但是整个人就会变得自由很多。她是一个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女子,而我另一个男性朋友就在RBC银行里按部就班的发展。如今做到了私人银行的高级理财顾问,每天西装笔挺地走在市场的繁华之中,手拿一杯咖啡一边享受下午茶一边与大客户高谈论阔,看起来生活也不错。如果这是你们未来想象的样子,那么多多结实人脉,考取相关行业证书,总有一天也可以如他们一样。

5教师、科研人员类对比中国的小、初、高和大学老师,如果想要一移民就获得同样的职业,并不容易。我个人观察有两点,第一加拿大的教师准入门槛,也就是执业资格。第二就是国内教师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数理化课程用中文讲没问题,但是用英文流利讲出来就差强人意了。此外,这些公立学校教师流动性和空缺并不大,所以大部分老师可能去了私立学校。比如在多伦多,有很多华人开办的私立高中、大专学校,其实待遇也不错。如果实在不能从事老师的职业,有二个方向可以给大家参考。第一,应聘学校里的教辅类职位。比如招生处、学生处或者市场对外部门等。很多移民朋友重回学校读书以后,通过这种辅助性职位留了下来。另外一个思路是可以从事幼儿教育类行业。读书毕业取得执业资格以后,可以应聘私立或者公立幼儿园,在一些偏远省份,比如曼省、大西洋省份这种职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还记得前几天发过的一个文章,介绍了我的一位申请人在哈法办幼儿园的故事,我知道做一份这样的事业起步不容易,但如果你喜欢小孩子,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6计算机从业人员这一类申请人是最契合加拿大社会需求的人才。从我身边朋友找工作情况来看,只要你打开加拿大各个招聘网站,占据前十的永远都是计算机类别。尤其在多伦多、温哥华这种大城市,IT不仅好找工作,待遇也不菲。这时候一定会有小伙伴来杠说,你一个中介肯定会告诉我好找工作,但是据我所知加拿大IT待遇没有中国好。我觉得这些小伙伴说的事实。

比如前段时间我帮助一个IT申请人匹配雇主担保项目,申请人在北京有多年软件行业工作经验,当时雇主开出了年薪8万加币约四十万人民币的年薪,并且帮助办理移民。后来这个小伙伴特别不开心跟我说,四十万是我五年前的工资。我一时语塞。后来想想也是,在北上广能找到一个高薪的IT工作情况很普遍,但是你仔细再去聊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你一定会听过码农、加班狗的笑话。收入和付出永远是成正比,比如八万加币年薪的雇主,在加拿大严格的劳动法制度下,恐怕他也不敢让码农们“悬头梁锥刺股”的没日没夜的工作吧。而且百万年薪的北京,和五十万年薪的加拿大,横向的生活成本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更何况,在他说出“五年前年薪”这种话的时候,我特别想告诉他,新移民起点的年薪已经很高很高了,而且IT类的朋友们如果有足够的本地工作经验跳槽到大公司,年薪十五万加币的也有。凡事儿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一步一个脚印的才踏实。悄悄告诉你们,这边老外开发的那些网站巨丑,所以中国码农们来了,大有可为。

前几天也看到了一个新闻,说加拿大本土外卖平台“饭团APP”进行了万美金A轮融资。我想通过这个事儿说是说“信息差”的赚钱方式。饭团APP的老板自然是中国来的码农出身。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我能在加拿大找一个稳定的IT工作就谢天谢地了,怎么可能出来创业,冒着失败的危险呢。可这个世界上偏偏就有那么一群人,包括我自己,就喜欢过“不安分,不随波逐流”的生活。起初,我们都以为中国有美团、饿了么等等软件,那是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大,外卖生意才做得起来。外有Uber大企业,垄断外面,鲜少有其他企业可插足。人在家中坐,满脑子都是困难。可饭团最开始起步的时候,它就瞄准了华人的购物、吃饭和使用APP的习惯,定位准确,功能优化。很快就在华人圈风靡起来。老板绕开困难,想到的是人群精准定位。加拿大华人逼近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中国人被美团和饿了么培养起来的习惯,在北美也可以生根发芽。为啥能融资万美金,我想那些大佬们看到的应该是饭团除了加拿大市场以外,可覆盖美国更广阔的华人市场。所以我们有一些朋友,其实可以跳出传统思维,做一些改变和新尝试。毕竟加拿大的福利社会模式,是允许你在任何时间,任何状态重新开始的,不是么?如果我们不是创业天才,就想过安分守己的小日子,我还能做些啥

如果说最容易上手的工作,那就是房产中介的生意了。牌照容易通过,提成收入不菲。但是这一行从业的人太多,竞争也会激烈。在我身边,有一年都不开单的小女孩,也有每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大叔。有小打小闹,偶尔在朋友圈发发房源就算了的试水一族,也有包下一整层写字楼,成为各大楼盘代理商的华人老板。对于做生意这件事儿,一来看天赋,二来看毅力。我问房子卖得特别好的朋友,我说你开始就很容易嘛?他们不约而同都说最开始都没有人搭理他们。但是看到销售这件事儿,有的人靠真诚、有的靠童叟无欺,而有的人只想坐等馅饼。对待工作、事物的态度不同,短期看不出,长跑就可以看输赢了。前段时间,新买的房子要装修,我才慢慢接触加拿大家具行业。开车跑遍整个多伦多,就找不到我满意的沙发和灯具。看上眼的灯具小则几百,贵的上千加币。当你用淘宝扫一扫同款发现,靠!怎么都是中国产,价格竟然差五倍!华人装饰聚集地,基本都是一些老香港人开办的店铺。满屋子玲珑剔透的水晶灯格外晃眼。我不禁想说,怎么就没有一个符合新生代审美的灯具店出现呢?无非都是MadeinChina嘛!理念还是理念。通过装修这件事儿,我又认识了一个抽油烟机品牌和它的独家推广。说起这二个人,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其他思路。比如老板牌抽油烟机的代理,他是如何想到老外的抽油烟机不适合中国用,而去谈下Boss的代理呢?如今不管是大房子小房子装修,多伦多的华人总会第一个想到去换一个油烟机,其实这还得益于他的市场推广公司。做起这个公司的小伙我也相熟。在中国时候他曾经是汽车公司的品牌推广。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咨询我的朋友,很多人从事的市场、公关、策划类的工作。把自己的经验所学,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推广中国的产品,正是他所能想到的生存之道。在自主创业这条路上,很多人的思路往往很局限,以为加拿大创业只有饭店、超市这种形式。诚然,在多伦多,华人饭店确实越来越多。粤式点心、西安泡馍、四川串串、东北饺子应有尽有。我想问二个问题,一、是因为华人移民了,没什么工作可以干,只能开饭店吗?二、开饭店是一件很容易赚钱的生意嘛?显然都不是。扪心自问,开饭店这种事儿其实和移民没有多大关系。就我们老家沈阳,你一问想要自己创业的人首选项目,十个里面有九个跟我说开饭店。我倒觉得开饭店这种也模式是最容易被人想到的。同时很多人以为开饭店是最容易上手的,没什么事情干就来开饭店。但你如果真的去问饭店老板,开饭店容易吗?十个又有九个跟你说很累人。菜品、原料、后厨、人工、装修、安全每一样都要上心。没有餐饮经验的人很容易把饭店开黄。所以想开饭店的朋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也要有自己的秘方或者品牌,同时也得能吃苦。至于饭店赚钱不赚钱?相比较国内等价计算,肯定多伦多收入高。比如央街上最火爆的麻辣烫,国内四十元一碗,这边就要花四十加币。5倍差价,还不算消费税。其实很多年轻人,并不热衷于开传统饭店,而会选择创新模式。比如国内奶茶连锁店、新派面包甜点、创意蛋糕店、绵绵冰、武汉鸭脖、上海生煎、武汉热干面,档口都不大,却很受年轻食客的喜欢。在这里多伦多生活的多万华人,从事着我们很多不熟悉,却可以让他们赖以生存的职业。不如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装修公司,比如做园林设计和装饰的企业。再如五金配件的批发、跨国贸易、快递分发。形形色色,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安插在自己的位置,维持社会运转。

我们很担心的未来,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考量

首先,我们迷茫和害怕,一是来源于陌生环境的不熟悉,二是一些危言耸听的话。是社会就会有分层,有靠体力赚钱的辛苦者,有靠着智慧赚钱的老板。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会局限于自己的惯有思维圈。比如,我们不出国,哪怕就在国内,你是否也会经常听见身边朋友说,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但是我又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是啊,我不想做公务员、我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不想天天加班,但是我还能做什么?对于换职业、换人生跑道这件事儿,不是移民的专利,它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其次,有独到的眼光和思维,对自己的喜好了如指掌比较重要。如上一条所讲,我们不知道能做什么,往往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可能听从了父母之命,亦或者大学专业所限,“委曲求全”地做着没有灵魂的工作。还可能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图个安稳考个公务员抱住铁饭碗。但有没有那么一刻,你问过自己,我真正的兴趣,喜好是什么?我看到什么就来了兴致?如果没有,那么大概也是被生活磨掉了棱角吧。

一个好的思路、好的工作或者好的生意,需要人脉的扶持。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如今从事的很多工作并不是坐井观天冥想出来的结果。往往是朋友的一句话,亲戚的一个意见,也可能是同学的帮助。移民后的社会也是人情社会,多认识朋友,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可能迸发灵感的火花。

当然,最后还是那句话。哪里都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狱。如果把移居他国当作是改善现有生活的途径,你必然会满眼失望。如果把远渡重洋当作重新活一次的起点,你必然会充满斗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