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菊小医育儿,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高考还有20天,考完就解放了”“等到考上大学就好了”“上大学就轻松了”......
这是不是许多家长、老师们共同的想法呢?甚至很多高中学子也是这样想的。
高中学子们因为压力过大,觉得考上大学就可以不那么累,就可以摆脱“做题家”人设,远离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压迫”,过上“想翘课就翘课”的潇洒自在的大学生活了,这都能理解。
然而,家长和老师之所以告诉孩子考上大学就好了,不过是一种“善意的欺骗”,想给高考学子们一颗“定心丸”,让孩子们安心参加高考。
不少考生对大学过于期待,以致于上大学以后,落差太大导致自己内心接受不了,心态崩溃,以致于最终走到退学的地步。
前段时间,我的大学好友告诉我,她的弟弟好不容易考上一所很不错的理工大学的博士,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可哪知弟弟刚入学就因为强烈的落差感导致心态崩溃,最终被诊断为中重度抑郁症,只能退学。听了,我真的感到无比惋惜。
这两天,我在刷视频时看到一个有关清华在读大学生的访谈视频,又是关于考上大学心态崩溃的视频,于是我就想着写点什么给高考学子们。
01清华在读生坦言,差距很难改变,凭什么人家几代人的努力要输给你十年寒窗
视频中,一位眉宇间带着英气的清华在读生,在访谈中自曝清华在读经历。
上了清华之后,当时最让我难受的就是一个落差感。因为你在高中包括之前,你一直都是最好的。然后,你自然而然上大学以后,还是想当最好的。但是,你发现你很努力之后,那个差距并不是你努力就能弥补上。
之后,这位清华学霸还讲了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同级的女生,然而人长得也比较漂亮,当时可能就觉得人家漂亮,所以就去了解了她的一些事情。然后,发现人家在高二的时候,考雅思,考了7.5。于是,我就回想了一下我高中的时候,我虽然知道雅思、托福是什么东西,但是我完全没有去考或者学这个东西的意识,我连那个意识都没有。
我估计这个男生确实被自己喜欢的女生打击得很惨,要不然他不会印象如此深刻。
你知道雅思7.5是什么水平吗?这个相当于英语水平良好,已经具备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国外交流无障碍。
在雅思评分体系中,7.5分是介于“流利,准确,偶有错误”和“非常流利,基本没有错误”之间。这个水平已经达到申请各个国家的本科、硕士课程的要求,这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经相当优秀了。
要知道,很多大学生要报各种英语培训班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再比如我,我作为医科大学毕业的医学英语专业的“科班生”,我也没有想过去考雅思、托福,为什么?因为我也和这位清华在读的“寒门学子”一样,高中时没有那个意识,上大学顺利拿到了专八证书后,我也没有想过考雅思、托福。
也就是说,我大学时的见识还比不过一个高中生,这就是现实,你得接受!
正如这位清华学霸所说:“好多东西的差距不是你通过学习就能改变,如果说你学习好,但是眼界、环境这些真的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寒门子弟是改变不了的,这差距有就是有,就得接受。”
02对于考上大学后,学生们心态上出现落差感,看看大家怎么说
有人说,这很正常,因为我们一辈人的努力肯定是无法赶超别人几辈人的努力的。
网友:很现实的一句话,你怎么可能用一代人的努力去赶超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也有人说,人家在清华,再差也比大多数的人强。
网友:行了,姐妹们醒醒,别同情人家了,我们连清华都没考上。网友:有个词叫“小镇做题家”,可大部分人,比如我,做题也不行。
还有人说,差距确实是从小就拉开了,这就是现实。
网友:大城市的孩子生下来就在感受数字化的时代,农村的孩子环境封闭太吃亏了。网友:眼界和观念以及创造能力都是从小树立起来的,有些差距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不过,也有认为努力必不可少,因为你不努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网友:努力虽然不能消除差距,但可以缩短差距,别人的厉害也是祖祖辈辈拼来的。
03考上大学或考进名校以后,如何应对落差感?
因为大学不再像高中、初中时那样只比学习成绩,很多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就失去了“小镇做题家”的优势,于是落差感也就产生了。
所以,进入大学后如何应对落差感几乎是每个学子的必修课。
(1)承认差距,是应对落差的第一步。大学的世界更大了,人才也会更多,对于刚从18线小城镇或者“山沟沟”中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肯定会发现牛人特别多,自己不再是班上的焦点,自己甚至已经变成了“名校学渣”。其实并非我们之前不够努力、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人家几代人的拼搏凭什么就要被你“十年寒窗”给打败,说直白点就是,差距在父辈、祖辈已经存在,我们“输在起跑线”的这一代人通过刷题、做题,通过自身努力才得以和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人平起平坐,在同样的校园学习和竞技。
(2)持续努力下去,因为下一代人的原生家庭就靠你去改变了。考上大学、考上名校,并非代表学习的终结,这不过是对你从前的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后面的人生还很长,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清华大学曾出过一部叫《从一到无穷大》的宣传片,其中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曾说过:
在中国,70%的在校大学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曾艰难地融入校园生活,曾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曾对未来的选择踌躇不决,但最终都在清华找到了自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跟咱们一样,都是普通家庭甚至贫穷家庭出生。
不过,也许你会反驳我:我们又不是清华大学生!其实,哪怕你只是个普通的本科生,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
据可靠数据,全国本科率其实也才3.7-4%。
写在最后:无论高考结束后,你考的是名校,还是普通本科,甚至高考落榜,都要持续努力下去,因为下一代人的原生家庭就靠你去改变了。
每日一问:你是你们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吗?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的母婴育儿知识及解决方案。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