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入学港科,为什么指南者留学学员觉得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Z同学

本科背景

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GPA:3.62雅思:6.5

录取学校(年秋季入学)

香港科技大学数据驱动建模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12.24

录取时间:.04.22

回想起年考研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感谢指南者给我机会梳理这两年的求学历程,我将针对留学的价值判断、雅思备考、背景提升、就读体验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价值判断:考研vs留学

没有考研计划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将这两者的对比放在开头是因为我想从初心上聊聊:我为什么要放弃二战,选择留学香港。

选择读研前需要考虑的首要事情是“我为什么要读研”,是就业导向还是科研导向呢?这是两条几乎互斥的道路,在其一上所取得的成果很难复用在另一方向上。因此我想提出“知识/技能的可复用性”来评估考研过程与申请留学的价值。既然我选择为了就业读研,那么只有对求职有益的积累才属于我需要的价值。

很多人拿港校和内地、的对比作为评估留学的标准,我觉得这是不够完全的。学历在市场中的认可度仅是基于考研/留学上岸的正价值,而忽略了二者在准备阶段的收获与付出。成功上岸自然皆大欢喜,那么假如没有成功呢?代价是什么?

考研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这是场非赢即输的马拉松,没有半分容错的余地。能否上岸不取决于自己是否足够努力,而取决于是否比绝大多数人都努力。

落榜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一年中锤炼得烂熟的微积分、线代、概率统计没能留下什么成熟果实,出现在简历上的是空白的一年。考研不具有复用性,如果放弃二战,那么积累下来的刻意训练将全部变成沉没成本。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二战甚至三战的原因,他们舍不得、不甘心自己一年的付出化作泡影。

反观留学,实质上和求职就业并不冲突。在申请准备上最费力的事情只有考雅思/托福,一旦获得语言成绩,即便没有获得offer,也可以在简历上增色不少,其中训练的听力与口语可作为通过外企面试的有效积累。

留学申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不连续性,在每个结点之间存在真空期(文书–雅思–递交申请–面试),只需要等待学校的回复,而不用像考研一样密不透风地刷题准备,足够进行多线程的工作。

我准备申请时已然毕业,这是我最可惜的地方,没能利用申请的同时取得实习的机会,只能学习实践些爬虫和数据库的技能完善简历。我的大四朋友在今年的申请之余还取得了两份实习经历,已足够让他进入大厂的面试,让我好生羡慕。申请过程中的积累将会和最差的结果形成完美对冲。

综上,我更想用概率期望(如下图)来给出考研和留学的价值判断。(其中没考虑学费的差异,但是我考研的复旦应用统计学费已经到20w+了,和港校留学没差多少)

雅思备考

在这部分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备考雅思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我在本科时没花很多时间学习英语,底子不好,六级分,考研英语二87分,最终雅思成绩6.5分(听力6.0、阅读8.0、写作7.0、口语5.5),用时四个月左右。

起初报了一个多月的线上培训班(6k~8k),觉得帮助不大,无非是提供些语料和技巧,成绩的提升还是要靠不停做题和改正。除非花大价钱(15k~20k+)报线下的辅导班强化口语和写作,不然我估计和自己做题没有区别。

以下为我亲测好评的备考材料:(不需要花钱买真题,小站雅思或者新东方机考都有)

使用的方法如下:

单词:雅思的核心单词并不多只有+,但是涉及到的单词量在+,背单词越早越好,关键在念出声(听力+口语),完全拼对(写作)

听力:早期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训练听力,吃了很多亏。王陆语料库包含了所有必考的语料,建议反复听直到完全熟练。之后可以使用机考模拟的听力真题进行训练。听力的关键在于利用每题间的时间差先读下一题的题目。

阅读:刘洪波真经是对题型的概览和总结,可以在做真题前先看一遍,了解阅读的习惯和技巧。单独训练使用小站雅思(可以标记单词),时间训练使用机考模拟(提高速度)

写作:顾家北的书充满了各种作文题型的优秀案例,其中最有价值的在于写作逻辑统一,完全熟悉摸透之后可以形成她的写作模型。建议精读两遍。(一遍学习逻辑,一遍考前突击)

口语:雅思口语的题库可以在B站或者知乎里找各种机构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