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家长被骗1400万父母的焦虑,都

01

“三句话,让数万家长甘心掏出血汗钱。”

很难想象这句曾经只会出现在小品里的“包袱”,有一天真的会在现实生活里真实上演。

至于事件的导火索,仅仅是一场小升初考试。

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为准备孩子的小升初简历,一位北京家长跑到群里询问近期有什么比赛可以参加。

紧接着,一位热心群友向他推荐了“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团购链接,并且声称自己就是靠这种团购方式帮孩子拿到了证书。

打开链接,醒目的宣传语映入眼帘:

“新六年级最后一届丰富简历的机会”“只要团购报名即可直接进省决赛”“助力小升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虽然心动,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性,这位家长查了比赛的相关资质,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

这个比赛根本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里,主办方法定代表人更是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尽管“销售套路”多次被媒体曝光,这项竞赛依然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举办了三十几次比赛,就连高达元的报名礼包也有上万笔交易记录。

这让人忍不住好奇,仅仅是一场小学生作文比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家长抢着报名?

小升初考试的激烈竞争背后,又映射出家长们怎样的焦虑和问题?

02

小升初考试

内卷程度堪比高考

如果不是家里孩子正在读小学,一般人很难想象如今小升初考试的内卷程度到底有多恐怖。

一份多达十几页纸的简历,厚度将近1厘米,里面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奖项和荣誉头衔:

小到在班级里担任的某项职务,大到一场八级技能考试,排版精致程度直逼高校毕业生。

就算不讲究排版,只把简历内容压缩成一页纸,估计也很少有人能在看到下面这位“牛娃”简历时依然保持淡定。

可就算已经有这么多证书来证明孩子的优秀,这些依然不过是家长们额外培养孩子的个人才艺而已,“抓学习成绩”才是关键。

一年级开始报奥数班,三年级着手学高年级课本教材,考试不拿满分都不好意思写到简历里,成绩八九十分更是只能排在班级最后面。

更有甚者,早早便在父母的督促下完成雅思考试,就算一举拿到6.5分的好成绩,也得被父母说上一句“没发挥出正常水平”。

以前我们总会半带调侃地说一件事“对小学生来说很幼稚,但对大学生却刚刚好。”

可今天再说这话,却多半真的不再是调侃。

面对小升初考试,不止孩子卷,就连家长也在卷。

蔓延在整个小学圈子的疯狂内卷让不少家长自动开启的“极限模式”,既要抓质量也要提数量,哪怕是需要花大价钱报名的比赛,也要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